过年往往是马大嫂们最忙碌的时候,不但要为家人准备丰盛可口的年夜饭,更要为亲朋好友准备各种零嘴,累并快乐着。当然马大嫂们在准备这些食品的时候也有一丝担心,家住杭州采荷社区的张大妈的想法或许很有代表性:“现在被曝光的东西这么多,叫我们怎么办?快过年了,我们能不能放心地去采购年货呢?”带着张大妈的顾虑,记者对杭州年前的年货市场做了一番明察暗访,大致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检查重点仍是7大类食品 “从去年12月20日到今年2月8日,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05年元旦、春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在这次整治行动中重点仍然是群众反响强烈的7大类食品,即粮、肉、蔬菜、水果、乳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同时一些地方特色食品和农副产品也纳入本次行动的主要内容。”杭州市卫生局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1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庆春东路的世纪联华超市进行了实地“考察”。世纪联华超市几乎是南肖阜社区以及采荷社区居民的食品供应中心。记者来到乳制品柜台前,发现都采用了低温保鲜措施,一位营业员正在对冷藏柜中的乳制品进行登记。“请问你在登记什么?”“哦,我正在对这批货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行登记,要从柜台上撤下即将过期的货。”她说。 在蔬菜柜台,记者正巧碰上一对老年夫妇对欲购买的青菜提出疑问。“这菜怎么一个虫眼都没有,这么漂亮,是不是打了很多农药?”这时一名营业员上前回答了老年夫妇提出的问题:“因为是冬季,所以害虫原本就比较少,用剧毒农药的青菜我们可不敢卖,吃出人命来我们负不起这个责啊!”杭州市江干区工商分局稽查大队林又荣队长说,“目前,超市是一个地区居民购买食品的主要地点,所以超市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几次检查中我们还是在一些超市发现了不合格产品,分别作出了依法扣留处理。这些不合格的产品是相关批次的蜂王浆冻干粉、藕粉;另外,一些超市拿不出质量检测报告的商品被作下柜处理,这些产品有口服液、阿胶浆等”。 最后,他说,一般大超市销售的商品质量能得到保证,居民可以放心购买。 据了解,滨江区政府1月21日对留地蔬菜、生猪定点屠宰进行检查,结果让人满意。“进入2005年以来,我们已经是第五次进行此类检查了,毕竟滨江区是杭州的农业大区,提供的农产品在杭州市场上占了相当的比重。”滨江区副区长赵万能说。 据赵副区长介绍,这次他们检查的重点还是老百姓颇为关心的留地蔬菜农药残留问题和生猪屠宰前的检验检疫问题。“以前,私屠乱宰生猪、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通过我们不断的检查,这些现象已基本杜绝。就拿这次检查为例,留地蔬菜合格率达到了98%,生猪合格率达到了100%。”滨江区农业技术顾问赵子风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在屠宰场专门设立了检验点,对将要屠宰的每一头生猪进行检验检疫。只要从我们这里出来的农产品,无论是猪肉还是蔬菜,杭州市民可以完全放心。” 大环境良好小问题不少 杭州市工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个别市场,假冒问题还不容乐观。“比如在茅廊巷食品市场,就存在假货的问题。一些知名品牌的保健品、巧克力被仿冒;另一些袋包装的菌类食品甚至已经出虫、霉变。虽然这些问题只存在于一些黑心商家,但毕竟给市民购物带来了隐患。” 记者在茅廊巷食品市场看到整个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沿街商铺门前污水横流,市场内灯光昏暗、人员繁杂。在靠南较里面的一家商铺,记者看到堆着层层叠叠的香菇,一些标着“正宗××香菇”的包装物已经破损,而另一些放在较里面的黑木耳似乎已经霉变。“这些木耳好像已经霉变了,还能卖吗?”记者问摊主。“又没关系的,只要洗一洗就好了。”摊主回答得漫不经心。而在一些出售滋补品的商铺,记者发现一些知名品牌的滋补品价格只有一般零售价的50%,而摊主给出的解释是进货渠道不同。在青年路食品市场,记者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据悉,杭州市质监局在1月18日对全市涉及冬令食品的生产加工厂进行重点检查,发现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两个年糕加工厂和一个食品厂存在不少问题。3个厂均被责令停工。 另悉,为了使全省人民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省各级卫生监督部门于1月27日—2月6日开展“浙江卫监一号”——“放心年夜饭”的卫生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提出凡供应10桌以上年夜饭的单位要登记、菜肴留样保存48小时以上等做法,在我省尚属首次。此次行动还对宾馆、饭店的食品加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此外,该行动还将对农贸市场的熟食制品和水发产品进行严格检查。
|